行业动态
造纸湿部化学课老师留的思考题,你还记得答案吗(二)?
做了这么多年的助剂,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化学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呢?三而今天突发奇想,整理了几道题和答案,看看你是否还能回答上来哦
1.纤维表面电荷来源是什么
纤维素纤维表面带有微弱的负电荷,这些负电荷主要来自制浆和漂白过程中引入的酸性基团的电离。这些酸性基团主要是羧基(cooh),有时还含有木素磺酸基。木素酚羟基、醇羟基和半缩醛羟基也可以电离,但其电离常数较低,对纤维表面负电荷贡献较小。
2. ph值对纤维带电情况的影响
ph值为4~5时,一半的羧基电离,ph值为8~9时,大部分羧基电离。ph增加纤维表面电负性增强。
3. 细小纤维的定义
纸料组分中能通过200目(相当于直径75um的小孔)筛的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粒子。
4. 细小纤维比表面积及表面电荷特征
木材造纸纤维中细小纤维的比表面积是纤维的5~8倍,而麦草浆中通过100目筛组分的比表面积是未通过100目筛组分的近3倍。
比表面积强烈的影响到对助剂的吸附,而助剂只有被吸附才能起作用,所以细小纤维的比表面积是决定其湿部化学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细小纤维在湿部的留着则是各种助剂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像纤维一样,纤维性细小纤维悬浮于水介质中时都趋于带有表面负电荷。这些负电荷也主要来自于表面羧基的电离。
5. 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吸附时的吸附,重构和扩散过程
吸附:在加入聚电解质后0.5s已经在纤维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吸附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量还会提高,其化学吸附比也提高。
重构:聚合物吸附到纤维上之后,即开始其相应的重构过程。重构使聚电解质采取更为平伏的构象,从而使其化学吸附比不断增加。
扩散:纤维表面结构形态复杂,具有许多微孔。在纤维吸附重构的同时,也开始向纤维孔隙内部的扩散。
6. 消泡的方法有哪些
机械法:如利用高压喷水在敞开式流浆箱内进行消泡,在漩涡除渣器后配备脱气装置等。
化学法:通常使用抑泡剂、消泡剂防止泡沫的形成并消除已形成的泡沫。
7. 加填对纸张强度得影响
纸张的强度性质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加填后,由于填料不能与纤维形成有效的结合或填料妨碍了纤维间的结合,使得纸张强度下降。
由于碳酸钙具有碱性缓冲作用,可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补偿纤维类物质的酸性降解反应,因此,加填碳酸钙可使不含机械木浆的纸和机械浆抄成的纸的耐久性得以改善。
长时间储存时,其白度稳定性也会因使用碳酸钙填料而提高。尺寸稳定性则由于加填后纤维间的结合减少而提高。
8. 加填对桨内施胶的影响
由于填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施胶剂的吸附作用远大于纤维,使得相当部分施胶剂吸附在填料上。但填料又是易流失组分,使得吸附于填料上的施胶剂也随之流失。
其次,大部分施胶剂要通过与纤维的反应固着到纤维上才能产生施胶作用,填料对施胶剂的吸附,相应减少了施胶剂在纤维上的吸附份额,降低了施胶剂对纤维的固着。
另外,有些填料本身会与施胶剂反应,消耗掉部分施胶剂。结果不论采用何种施胶剂和施胶方法,加填总是降低施胶剂的施胶效果。
9. 加填对纸和湿部运转性能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填料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加填会引起纸机白水中可溶盐浓度、甚至ph值的变化,加速系统的结垢和沉积。但填料对树脂的吸附作用较强,尤其是滑石粉,加填又可减少树脂障碍问题。
今天暂时就给大家带来这几个小问答,后续可以关注三而造纸,我们会继续为您带来这些充满回忆的小问题哦~感兴趣的可以整理下来去考考公司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