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荧光增白剂与隐形荧光颜料的区别

荧光颜料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它们受光激发后因吸收能量而从基态跃进迁至激发态,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再以光的形式将所吸收的能量放出。若发出光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这种光就是人们肉眼能看到的荧光。隐形荧光颜料则是一类本身无色或浅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强烈而又可见荧光的物质。根据这样的定义,似乎隐形荧光颜料与荧光增白剂一样,因为荧光增白剂也是一类本身无色或浅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强烈而又可见荧光的物质。但是,事实上,这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物质的种类不同 作为荧光增白剂,全都是有机化合物。作为隐形荧光颜料,若是有机化合物,则大多是有机金属配合物;若是无机化合物,则大多含有稀土金属。


(2)溶解度不同 荧光增白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有一定的、可观察到的溶解度;而大多数隐形荧光颜料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到几乎观察不到。


(3)产生荧光的状态(或机理)不同 大多数荧光增白剂在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后,处于分子状态时才会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出强烈的可见荧光。当它们处于固体(或晶体)状态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不一定会发出强烈的可见荧光。而所有的隐形荧光颜料当它们处于固体(或晶体)状态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均会发出强烈的可见荧光。相反,若是能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的隐形荧光颜料,则它们中的大多数一旦溶解,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就不会再发出强烈的可见荧光。简言之,荧光增白剂发出的荧光属于分子荧光,而隐形荧光颜料发出的荧光属于晶体荧光。产生分子荧光的机理在物理学上已经非常明了,但是产生晶体荧光的机理在物理学上尚未十分明了。


(4)发出荧光的能力不同 荧光增白剂在紫外波段吸收的最大波长为(350±20)nm,发出的最大荧光波长为(430±20)nm,换句话说,发出的荧光以蓝色调为主,各个品种间的荧光差异在于这种蓝色调是偏红还是偏绿,即是红光蓝色还是绿光蓝色。物理学上,将这种最大荧光波长与最大吸收波长间的差值称为stoke‘s位移。由此,荧光增白剂的stoke‘s位移一般为60~70nm。隐形荧光颜料在紫外波段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50~370nm,发出的最大荧光波长在460-610nm之间,视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隐形荧光颜料发出的荧光除了蓝色调以外,还可发出绿色调、黄色调和红色调。后三种色调是组成可见光的基色。理论上,用这三种基色拼混可得到各种色调的颜色。由此可见,隐形荧光颜料的stoke‘s位移要比荧光增白剂要大的多。


防水剂 ld系列增强剂 sq系列硬化剂 ad固体表面施胶剂 增白剂 新闻资讯 联系正规买球app排行十佳平台